在家禽屠宰加工中,燙毛環節的水溫控制和時長把控直接影響脫毛效果與肉質品質。不同家禽因羽毛結構和皮膚特性差異,需采用針對性的燙毛參數。
雞類燙毛標準:肉雞適宜水溫為 60-62℃,蛋雞因羽毛較粗需提高至 63-65℃。燙毛時間控制在 45-60 秒,具體需根據雞只大小調整。小型肉雞可采用下限參數,大型蛋雞建議用上限標準。燙毛時需確保雞體浸沒,輕輕翻動使羽毛充分受熱,避免水溫過高導致表皮破損或肉質變柴。
鴨類燙毛規范:鴨毛含油脂較多,燙毛水溫需提升至 65-68℃。白條鴨燙毛時間以 60-90 秒為宜,老鴨因絨毛密集可延長至 90-120 秒。操作時建議采用二次燙毛法,浸燙 30 秒后提起瀝干,再次浸入水中完成剩余時間,這樣能軟化羽根,減少脫毛殘留。
鵝類燙毛要求:鵝的羽毛最厚實且含絨量高,燙毛水溫需達到 68-72℃。成鵝燙毛時間需 120-150 秒,幼鵝可縮短至 90-120 秒。燙毛過程中需重點處理翅膀、腹部等絨毛密集區域,可借助工具輕撥羽毛確保熱水滲透,水溫下降時要及時補充熱水維持溫度穩定。
實際操作中建議配備水溫計實時監測,根據家禽品種、日齡靈活調整參數。規范的燙毛操作能提高脫毛效率,減少機械損傷,為后續加工環節奠定良好基礎。